切除蟹足腫手術是其中一種治療蟹足腫的有效方法。然而,由於切除蟹足腫手術會造成新的傷口,且縫合後可能增加傷口附近皮膚的張力,令蟹足腫有頗高的復發風險,復發後的病情更可能比之前更嚴重。換句話說,如何減低創傷是切除蟹足腫手術的一大重點。隨著醫學進步,微創手術在蟹足腫治療上也逐漸普及,若能配合術後放射治療,有望進一步降低復發率。
何謂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?
蟹足腫是屬於真皮層(dermis)的問題,患者的表皮層(epidermis)通常是正常的。因此,傳統手術將表皮層、真皮層和皮下組織一併切除,其實並無必要。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的原理,是在表皮層開一個相對細小的傷口,再透過這個細小的傷口,將位於真皮層、引致蟹足腫的疤痕增生組織徹底切除。由於表皮層部分得以保留,切除蟹足腫手術對皮膚造成的創傷可大大減低。
視乎蟹足腫的大小,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可在日間醫療中心以局部麻醉形式進行,需時約一至兩小時。一般而言,完成手術後,醫生都會建議患者接受放射治療,以進一步減低復發的機率。
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的三大好處
與傳統蟹足腫切除手術相比,微創切除有以下三項優點:
- 減少手術創傷:由於微創切除所需要的切口較小,表皮層的皮膚大部分都可保留,有正常的血液供應,因此復原期較傳統切除手術為快。
- 降低復發風險:微創手術可避免大範圍皮膚缺損而提升傷口張力的問題,從而減少新傷口導致蟹足腫復發的風險。研究顯示,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配合術後放射治療,蟹足腫的復發率可低於10%,遠比傳統切除手術為低(根據不同研究,傳統蟹足腫切除手術的復發率可高達50%以上)。
- 控制復發範圍:採用微創方式切除蟹足腫,即使之後不幸復發,疤痕組織也傾向局限於原先位置內,一般不會令蟹足腫範圍擴大。同時,若能及早察覺復發,跟進治療亦相對簡單,例如採用類固醇注射、激光治療、局部冷凍治療等方式處理。
想知道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的詳情?
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後注意事項
與一般外科手術一樣,術後應保持傷口清潔。而因接受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後保留下來的表皮層會相對較薄,術後更要做好傷口保護,康復期內減少該位置的活動。
最後必須強調,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不一定適合所有蟹足腫患者。視乎不同情況,患者可能較適宜接受類固醇注射、壓力治療、冷凍治療等。如有蟹足腫問題,建議盡早求醫,了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。
常見疑問
一般而言,較小範圍或早期蟹足腫,醫生會建議優先選擇非手術療法,如類固醇注射、放射或冷凍治療等。而較大範圍或症狀明顯、影響生活品質的蟹足腫,則可選用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結合術後放射治療。但實際情況仍須按蟹足腫大小、部位及個別患者的病情而定。
- 復發風險:雖然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較傳統手術能明顯降低復發率,但仍存在復發的可能,因此術後需配合放射治療同步結合降低復發。
- 傷口張力影響: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透過小切口減少張力問題,有助減低復發風險,但若術後護理不佳,傷口張力問題仍可能導致復發。
- 傷口保護問題:術後表皮層得以保留但較薄,易受壓力、拉扯或摩擦影響,若未做好傷口保護,可能延長癒合時間或造成二次損傷。
- 術後感染:與一般手術風險相同,若傷口感染會影響癒合和手術效果,但風險較低,並可透過適當的護理來控制。
- 放射治療副作用(若配合使用):患者可能出現一些與皮膚相關的副作用,包括治療部位出現類似曬傷症狀,並出現色素沉積,但大多輕微並會逐漸恢復正常。
微創切除蟹足腫手術在手術過程中會使用局部麻醉,術中因麻醉發揮作用,患者通常不會感到明顯疼痛。而術後的痛感因人而異,部分患者會在傷口部位可能會感覺輕微不適或隱隱作痛,這是因為手術創傷及組織發炎所致,通常屬於可控範圍的疼痛,並會隨著癒合逐漸減輕。按醫生指示,服用止痛藥或進行適當的護理都能有效紓緩疼痛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