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腸氣的正式名稱是「疝氣」,但凡身體器官因某些原因,由正常位置移動至不正常的位置,都屬於小腸氣。最常見的小腸氣,是腹腔內的大腸、小腸等器官,經腹壁肌肉或筋膜的薄弱位置向外不正常凸出。手術是治療小腸氣的唯一方法。近年以自體組織小腸氣修補術(autologous tissue hernia repair)漸趨成熟,復發率平均只有1%,並有助減少術後併發症的風險。下文將解析小腸氣常見位置、特徵以及治療方式,幫助你更了解這常見的健康問題。
小腸氣常見位置
腹股溝區域:最常見的位置,特別是在男性中發病率較高。
肚臍附近:此處肌肉層較薄弱,容易因腹壓增加導致小腸氣。
手術後疤痕區域:曾接受腹部手術的病人可能在傷口處形成疝氣。
這些位置之所以容易出現小腸氣,主要是因為腹壁的肌肉或筋膜存在薄弱點,當腹壓升高時,腸道或腹腔器官可能向外突出。
小腸氣特徵
小腸氣可由很多因素導致,包括老化、受傷、用力過度(例如拿重物、咳嗽、大小便時腹部用力等)、抽煙、懷孕、肥胖等。這些因素造成腹壁薄弱、撕裂,便有可能引致小腸氣。以下是常見的小腸氣特徵:
腹部或腹股溝區域腫塊:站立、用力時更明顯,躺下時可能縮小或消失。
輕微痛感或不適:腫塊部位可能伴隨脹痛,特別是在活動後。
壓力相關症狀:如咳嗽、提重物或用力排便時,症狀加重。
如果你出現上述特徵,建議及早就醫,向專業小腸氣醫生諮詢。
小腸氣治療方法
小腸氣修補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,旨在修復薄弱的腹壁,預防復發。手術方式主要有兩類:使用人造纖維網片(mesh)或自體組織修補。網片簡化了手術,但可能引發異物反應與痛症;自體組織修補則避免這些問題,近年的改良版本如Desarda修補術,復發率與網片相近,且手術費通常較低。
不論是網片修補還是自體組織修補, 都可在局部麻醉下於日間醫療中心進行,手術時間相差不遠,平均大概一小時左右。另外,現時也可利用內窺鏡進行網片修補, 傷口會較細,但必須在全身麻醉下於醫院進行。至於復發率方面,視乎醫生的經驗, 不論使用網片或自體組織修補,復發率大約只有1%。手術風險也相差不大,包括麻醉風險、手術傷口發炎等,惟使用網片有一額外風險,就是由網片引起的炎症及痛症。
小腸氣醫生介紹
在尋求小腸氣修補手術時,選擇合適的醫生至關重要。外科專科醫生都可處理一般小腸氣修補手術,包括開放式網片修補和內窺鏡手術,至於自體組織修補則視乎醫生有否相關經驗。如果是針對兒童或嬰兒的小腸氣修補,可考慮諮詢小兒外科醫生的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