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足腫壓力治療
蟹足腫壓力治療
壓力治療(pressure therapy)早期應用於因燒傷而引起的增生性疤痕,其後亦用於非燒傷形成的增生性疤痕及蟹足腫,有助軟化及平復疤痕。近年來,蟹足腫壓力治療作為一種非侵入性治療,已成為治療蟹足腫的有效方法之一。利用專門設計的壓力裝置,持續對蟹足腫部位施加適度壓力,促進疤痕軟化和平整,同時緩解患者的痕癢與疼痛不適,提升治療舒適度與效果。
蟹足腫壓力治療的原理
多項醫學研究證實,適當的壓力可減少疤痕組織內的血液供應,減慢皮膚的成纖維細胞(fibroblast)增生,同時令疤痕組織軟化及加速分解,從而達至治療蟹足腫的目的。因此,蟹足腫壓力治療有助減少蟹足腫體積、改善外觀,以及減輕不適。如果配合其他治療(如矽膠貼片、類固醇注射、冷凍治療等),效果更為理想。
甚麼人適合採用蟹足腫壓力治療?
- 本身屬於疤痕體質,傷口癒合後容易出現蟹足腫
- 剛完成手術(如開刀、穿耳、醫美微創手術)後出現疤痕增生
- 曾接受蟹足腫手術或冷凍治療,需防止復發
- 希望改善蟹足腫外觀及減輕症狀(痕癢、疼痛)

甚麼時候可採用蟹足腫壓力治療?
皮膚傷口癒合過程可分為炎症期(一般0-7天)、增生期(一般7-21天)和重塑期(一般21天後)。
當傷口表皮癒合後,應盡早開始壓力治療,以加強預防疤痕的效果。蟹足腫壓力治療的最佳時機是在增生期初期,即傷口表皮完全癒合後7至14天內,此時成纖維細胞處於高度活躍狀態,壓力治療能最有效抑制其過度反應。若疤痕已變大或變硬時,採用壓力治療的效果可能有限。
蟹足腫壓力治療適用於哪些身體部位?
理論上,壓力治療適用於身體任何部位。然而,由於患者需每日長時間穿戴壓力配件(例如壓力套或壓力衣),如疤痕位於面部或身軀,患者可能較難適應,因此在實踐上有一定難度。
立即聯絡我們作免費初步評估
選擇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
蟹足腫壓力治療的應用:以耳部蟹足腫為例
耳朵是蟹足腫較易出現的部位,尤其常見於穿耳人士。由於耳朵的生理結構容易以夾狀物體施加壓力,因此壓力治療用於耳朵蟹足腫的效果非常顯著。有見及此,本中心早年自行研發出由3D打印技術製作而成的壓力耳環,目前已推出第二代的改良產品,不僅尺寸輕巧,而且佩戴舒適。


坊間的「壓力夾」佩戴較為不便




坊間的「壓力夾」佩戴較為不便
精研 3D 特製壓力耳環

傳統壓力夾 | 精研3D打印特製壓力耳環 |
---|---|
❌體積相對笨重,外觀較為突兀 | ✔️形似一般耳環,社交無負擔 |
❌材質生硬,壓力未必平均 | ✔️貼合耳廓曲線,壓力均勻分佈並可按需要調整 |
❌較難固定,需頻繁調整 | ✔️戴脫方便 , 24小時穩定施壓 |

方便輕巧
有別於坊間體積較大的「壓力夾」,精研特製的壓力耳環尺寸輕巧,而且外貌與一般耳環差別不大,患者可方便快捷地自行戴上,無阻日常活動。

舒適體驗
最新推出的第二代壓力耳環採用柔軟矽膠製作,觸感更為舒適,減低長時間佩戴的不適感。

專業指導
本中心醫護人員會為患者選取合適尺寸及力度的壓力耳環,並提供專業的免費諮詢及跟進服務。
任何壓力治療應依照醫護人員的指引進行,因為每日配戴壓力配件的時間及所施加的壓力強弱,均須按疤痕大小、位置及狀況而調整。若壓力過大,有可能令血液供應不足,繼而導致皮膚潰爛;若壓力不足則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。
* 實際治療效果因人而異,以上圖片僅供參考。
常見疑問
壓力治療雖屬安全,但患者可能出現一些暫時性不適,包括痕癢、輕微皮膚刺痛、麻木等。此外,若同時進行類固醇注射治療,需留意皮膚萎縮的風險。建議保持皮膚清潔與保濕,並且在出現持續紅腫、疼痛或潰瘍時立即停用並就醫。
蟹足腫壓力治療適用於大多數蟹足腫患者,但採用前仍需經由醫生評估,特別是疤痕形態特殊或有其他併發症的患者。
可以。蟹足腫壓力治療可與疤痕貼、冷凍治療、激光或藥物注射等多種方法結合,提升整體治療效果。
一般而言,建議每日佩戴8–12小時,並持續至少6–12個月才能達到理想效果。然而,壓力耳環的治療時間因人而異,需依患者的蟹足腫病情、身體狀況、治療反應等進行調整,詳情請諮詢本中心的醫護人員。
我們的壓力耳環採用柔軟矽膠材質,確保佩戴舒適。當然,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,如果你在佩戴過程中有任何不適,請及時聯繫我們的醫護團隊進行調整。
立即聯絡我們作免費初步評估
選擇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

精研經驗豐富
精研多年來專注研究蟹足腫治療,累積豐富經驗。中心醫護人員每年均會到外地進行學術交流,將創新醫療技術引進香港。

細心照顧所需
除了提供全面蟹足腫治療方案外,精研更利用不同方法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焦慮和不適,其中包括音樂、VR眼罩、震動器、冷風機等。

專業仔細跟進
精研提供免費專業跟進,包括在診症前後與患者緊密溝通,提示手術前注意事項、手術後護理須知、覆診細節等,這對蟹足腫治療等必須密切跟進的療程尤其重要。

價格清晰透明
我們的醫護人員一般可即時回覆收費詳情,讓你有所預算。
*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供參考或教育用途。如有相關疑問,你應該諮詢醫生或專業醫護人員,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