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論任何病症,針對病情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治療策略,才能提升療效。而蟹足腫有別於癌症等疾病,它沒有明確而統一的期數分類,不過,蟹足腫仍可根據臨床經驗,大致分為三個階段,而每個階段的治療方針各有不同。
早期蟹足腫︰治療黃金期
- 病情:蟹足腫開始形成的首半年至一年,通常只會出現輕微紅腫及開始變硬的症狀,但不痕不痛。由於外觀影響有限,患者容易忽視。
- 治療方針:這是治療蟹足腫的黃金期,一般只需局部注射類固醇,就能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生,而注射時的不適、時間及次數亦會相對較少。此外,坊間的除疤產品(如除疤貼、除疤膏)以及壓力治療用品(如壓力衣、磁石壓力耳環),都對治療早期蟹足腫有明顯幫助。



中期蟹足腫︰症狀日漸增多
- 病情:蟹足腫已形成了一段頗長時間,由兩、三年至十多年不等,並已出現較多症狀,例如明顯增大、痕痛,並對患者的外觀及日常生活造成影響。
- 治療方針:這段時期必須採用綜合性的蟹足腫治療,醫生會視乎情況建議患者接受冷凍治療、 手術切除及放射治療等,而類固醇注射及壓力治療則可作為輔助治療。



後期蟹足腫︰出現嚴重併發症
- 病情:蟹足腫已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,例如發炎含膿或關節活動受影響;有極少數個案會出現長期的皮膚潰爛,甚至可能引發皮膚癌。
- 治療方針:若蟹足腫處於此階段,醫生一般會先處理併發症,例如先進行放膿或處方抗生素,並處理好細菌感染問題,然後再採取前述的綜合性治療。如蟹足腫病變成為皮膚癌,一般要先接受手術切除,再配合術後放射治療。



蟹足腫根治關鍵︰勇於面對,堅持治療!
蟹足腫是可以根治的,只是需要較長期的治療及跟進。不少患者會因外觀受到影響而感到自卑,情緒日漸失落而放棄治療,令病情愈來愈嚴重,甚至因痕痛而影響睡眠及日常生活,形成惡性循環。但其實只要勇於面對,堅持治療,蟹足腫根治指日可待。
不論任何階段,患者的投入都是蟹足腫治療成功的關鍵。同時,蟹足腫屬遺傳性病症,若知道自己或家人屬蟹足腫疤痕體質,就應盡早預防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口。另外,一旦患上蟹足腫亦應告知家人,讓他們提高警覺。
常見疑問
蟹足腫根治時間因人而異,取決於治療方法、個別病情等因素,通常需數月至數年不等。關鍵在於持續監察,部分案例可能需長期跟進以防復發。
- 異常凸起:傷口癒合後,疤痕持續增厚、質地堅硬且邊緣不規則擴散(超出原始傷口範圍)。
- 顏色變化:初期多呈粉紅或暗紅色,隨時間可能加深至紫紅色或伴隨色素沉澱。
- 不適症狀:包括痕癢、疼痛,有些患者甚至有燒灼感。
- 持續增生:疤痕不僅不會隨時間縮小,反而向周圍正常皮膚擴展。
- 光滑表面:疤痕表皮可能因受壓而變薄,並呈現光滑發亮的特徵。
蟹足腫的後期併發症可能包括以下幾種情況:
- 發炎和感染:蟹足腫可能出現發炎含膿的情況,需要進行放膿或使用抗生素來控制感染。
- 關節活動受限:如果蟹足腫位於關節附近,可能會限制關節的活動能力,影響日常生活。
- 皮膚潰爛和皮膚癌風險:長期的皮膚潰爛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皮膚癌,這時需要進行手術切除並配合放射治療。
以下方法可有助預防蟹足腫復發:
- 按個別情況採用合適的治療方法,例如類固醇注射、冷凍治療、手術切除配合放射治療、激光治療等。
- 保持傷口清潔、避免牽扯和摩擦及著重防曬。
- 避免不必要的皮膚損傷,例如紋身、穿耳洞。
- 遵循醫生建議覆診跟進,持續監察康復情況。
- 均衡飲食,攝取足夠蛋白質、維他命A和C,以及避免刺激性食物。
- 按個別情況採用合適的治療方法,例如類固醇注射、冷凍治療、手術切除配合放射治療、激光治療等。
上述方法為一般建議,詳情請諮詢醫生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