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波檢查日漸普及,亦越見精確,一些非常微細的甲狀腺結節都能偵測。醫療進步固然令人欣喜,但有時卻會造成過度診斷(overdiagnosis)的問題,令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擔憂。事實上,即使遇上惡性甲狀腺結節,即甲狀腺癌,也不一定需要接受手術切除。
切除手術的風險和副作用
一般人會認為,動手術切除惡性腫瘤是最「一了百了」的方法。然而,是否必須動手術要視乎實際病情而定。假如是甲狀腺微型腫瘤(microcarcinoma),一般只有數毫米,生長速度非常緩慢,患者有可能一生都不會受其影響。
如果因而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,便可能不必要地承受了手術的風險和副作用,包括:
- 術後出現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的後遺症,需終身服用甲狀腺素;
- 傷口留下明顯疤痕,如屬疤痕體質者更可能引發蟹足腫;
- 可能損害喉返神經繼而影響聲線。
深入了解各種治療方案
因此,若不幸患上甲狀腺癌,應向醫生詳細了解各種治療方案。假如情況屬輕微,或可定期覆診作長期觀察。此外,亦可向醫生查詢自己的情況是否適合採用甲狀腺射頻消融術(radiofrequency ablation, RFA)。此手術不會損害正常甲狀腺組織,可完整保留甲狀腺功能,有助避免以上提及的風險和副作用。